在尼泊爾高山認識的來自德國漢堡的朋友Henrige說,他討厭德國, 尤其漢堡,到處都是工業森林,空氣污染的程度是令人堪憂的。
他年紀輕輕,10幾20歲就四處旅行,還是伸手將軍一族,在尼泊爾找他屬意的空間,善良的他在加德滿都被人騙了一筆旅費,令他只好束緊腰帶,天天住在高山上,不大敢下城裡去花錢。
他住在海拔9000呎高的客棧,也沒有勇氣自個兒跑到大本營去,看我一個小女子都信心滿滿的要上去,結果兩天後他也上到了魚尾峰的大本營,還比我早到三個鐘頭,他很高興,因為他覺得這已經是他的極限。
翌日清晨5點,我就上路到安娜普魯娜大本營,他隨後而來,笑嘻嘻的說龜兔賽跑,我永遠是贏家。我回報以一笑,那個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與我慢慢的欣賞着風景前進,他的身影早已不見,高山艷陽高照,時而雲霧瀰漫,這之上的氣候是冷的。
那個晚上,安娜普魯娜大本營的客棧住滿旅客,凍到下霜,我用睡袋包著身體坐在客棧外的石頭上,觀看星空下的高山夜景,他也沒有帶厚衣,學我,包著睡袋度步,安娜普魯娜怎麼這麼溫暖啊?!我那天就出現了高山症,頭痛欲裂,又腹瀉,可沒有很好的心情與他聊天。
漢堡,是在德國北部的一個重要的城市,與海岸線相連,說它是Henrige形容的工業森林,一點也不為過,它也是旅遊的重點城市,是夜生活非常活躍的大都會,這城是隨柏林之後的第二大城,可想而知其人口的密度。
我結束了北歐之旅,特意到漢堡看看,算是走馬看花,也沒有逗留,因為要夜乘渡輪南下柏林,時間沒有太多,我也沒有把Henrige的電話號碼帶在身上,無從聯絡。
我在巴黎見過他一次面,他知道我在巴黎,來探望我,高山別後幾年不見,他成熟了很多,憤世嫉俗的情緒已經沒有了,長長的頭髮與鬍鬚也剪短了,一張俊秀的臉,我幾乎不認識了,他仍然還在漢堡的老家,畢業後擔任電子工程師。
他說,尼泊爾這幾年都沒有再去,他這一生最難忘的旅程就是安娜普魯娜星空下的夜晚,山在沉睡,安詳得令人忘我!
他說,尼泊爾之旅讓他領悟了一件事,人不能脫離凡塵的空間,逃避現實永遠無法超越自我。所以他乖乖的回到學府把學業完全,他仍然熱衷於旅行,他去過沙哈拉大沙漠,也到北極去。
德國是旅居法國最常去的國家,前後不知上了多少次黑森林,就是喜歡黑森林,就是讀它千遍也不會厭倦的那種感覺。
黑森林正如Henrige說的它早已失去了原來的面貌,從公元16世紀就改變了,其山腳下的萊茵河畔也開發成種植良田,小型工業區四處林立,剩下的黑森林卻是一個脊骨,卻仍然有它的旅遊價值!
恆久以前的黑森林是《黑》與《禁止》人煙的高山,現在的高山經過人為的開闢、築路、火車也往山上開去,你想黑森林當得易名?
黑森林山下的一個小城Freiburg,城啊不知是因為黑森林而聞名,還是因為萊茵河?城裡有著名的歌德式建築物,持有天主教之都的稱號。
我每次來都是住榻在此城的民宿,通過旅遊局的安排,收費不高。從這裡上山有5個遊覽點。標高1284米,可乘電車或在市內指定的公車到Horben,在天氣晴朗的日子上山,還可以清楚看到黑森林全景,繞著萊茵河到Vosgos的方向。
黑森林有醫院、餐館、酒店等的設立,讓旅客非常方便。在St.Margen之處的黑森林仍然保有它原來的自然風貌,的確,這裡你可以聽到淙淙的流水聲,水源自山上的原始小溪,傳統的黑森林農戶的屋頂幾乎觸及地面的山路。
我最難忘的行程是有一年冬天,與三個朋友從法國東部徒步旅行來此,雖然行程吃了很多苦,卻是花費最少(一個禮拜的行程大慨每人1500零吉),收穫最豐富的一次。徒步旅行是為了吸取半路截車的經驗,匪夷所思,這其實也是我的課程經驗報導之一部分。
那次在黑森林迷失了方向,說要到Titisee湖去,走到下午四點,還在高山的路上,雖是冬天卻是大汗淋漓。
到Titisee湖是可以塔火車從Himmeisreich站(天堂的領域)到Hollsteig(地獄的昇起),標高2050呎,這火車路程突破德國火車道的最《高》紀錄。我們徒步而上,從大清早走到接近黃昏才在路上截到願意載我們一程的德國人,抵達Titisee湖時,天色已暗了。
山上食物很貴,當晚餓著肚子,乘夜間的火車下山,想念最深刻的就是山下濃烈的咖啡。
黑森林的最高峰Feidberg(4900呎),天氣好的時候,可以清楚的望到高山景色,Titisee湖方向是最佳的平台。冬季的高山光禿禿的森林,景緻淒涼,夏季看到的則是青蔥一片的森林,像一條背脊骨,秋天見到的景緻是金黃色一片,就是要體驗春夏秋冬幻化下的黑森林不同的景緻。
黑森林其實很長,也是德國最大的森林山脈,概刮幾個城鎮,它的西部是重要的水果種植區,尤其種植葡萄十分有名,從Markgraflerland的山腳直達Freiburg城的南端,都是葡萄園,那也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廣闊的葡萄園,我們在Baden-Baden,黑森林北端的小鎮就參觀了葡萄園,可惜的是在冬天,只有一片的荒涼感。
Titisee湖也來了好幾回,沿著寧靜的Schluchsee湖到Bonndorf,嚐嚐著名的黑森林火腿,然後難忘的離開,到Wudachsschlucht森林保留區去,看看其神秘的面紗。
黑森林是自從瑞士山翻下後,最想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接觸的山,山不高,黑森林也多番受到破壞,仍然有其特殊的氣質,純屬它本身的,蕩漾在期間,享受的是歐洲的另一種高山風情。
從德國的Stuttgart到Freiburg一路的風景都很美,曾經我也想老的時候移民到這裡來居住,不過,尼泊爾高山應該更適合我吧!
人生不是已經夠飄渺了嗎?登不登山去以前是看心情與興趣,現在是看我的腳傷,看它要不要再陪我走更長的路,心情其實也是五味雜陳,我是不是選擇性的回味著走過的路?這似乎也不是過去式,而是重新來過一番,讓記憶盡可能長久,花友行者給我的最佳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