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去西班牙旅行時,去了很多偏远的地方,就是沒有去巴塞罗那(Barcerona),就是错过了毕卡索(Pablo Ruiz Picasso, 1881-1973)座落與该城的美术馆,美术馆收藏的是比較早期的作品,所謂的《蓝色时期》的作品为主。
毕卡索九岁的作品就一鳴惊人,十三岁的作品让也是画家的父亲,自觉不及兒子的天赋,從此丟擲画笔。
毕卡索在巴黎的美术馆,我也不知去看了多少次,最后一次是与从美国紐約來的朋友一起去参观。
美术馆位於繁华的瑪黑區,地铁1線Saint-paul,8線Chemin vert之間,不过,該馆目前正在进行維修,暫時封馆,要到明年春季才重新开馆。
伟大的艺术家毕卡索作品6月18日在台湾展出,這是暑假最热门的一個世紀展览,名稱:「世紀大师毕卡索特展」
展览日期:6月18日至9月18日
這次來自巴黎毕卡索美术馆的作品,囊括了毕卡索从青少年到晚年时期,多变的创作风格,总共62件作品,保险价值就高达300亿,创下台湾史上最高。
毕卡索创作龄高达几十年,留给世人数万件的作品,风格皆多变,其中多不乏打破世俗成見,骇为惊世的作品,為世人開啟了观看事物的不同角度。
正如美學大師蔣勳所述,毕卡索这个人,他從不停留在原地踏步,也從不眷戀已經创作的画风,更不耽溺已经有的成就,他勇往直前,不斷创新,他的大胆试验,不斷超越自我,正是20世紀人類文明的核心价值。

《扮丑角的保罗》,是毕卡索以画笔記錄兒子保罗的成長,孩童的天真烂漫似乎勾起毕卡索童年的回憶。画作是1921年,永久不见遗忘的作品呀!单纯的构图,鲜明的笔触,呈現出毕卡索温馨的父愛和童心。

《朵拉‧瑪爾的肖像畫》,这是與毕卡索爱恨糾纏的摄影家,在画家毕下呈现多变风貌。毕卡索生命中佔了很大地位的女人,他则以大胆的色调与变形的概念来描绘她在心中的重要角色。

《擁抱》則有著毕卡索晚年狂野画風,浓重的线条與強烈的色彩,营造出复杂的空间感。
毕卡索创作生涯是越老越见丰硕的想象力与耐人寻味的思潮,也带来很多的争议性的评断。
他的作品中也不乏作风大胆的裸女画,《蓝色裸女》就是例子,这是一幅早期作品,还不完全在立体主义风格内,还是几何图线架构下的画风,重厚的色调,明暗的对比,把裸女的量感表现的非常具体。

他的作品很多女人为题材,一点也不反常,他一生爱女人,与女人纠缠不清,好色吗?在他画笔下芳香的肉体,就是青春的梦,夸张的线条,女人就是鲜艳明朗的颜色的比照,都让人有感官上的视觉美。
80岁的毕卡索与同居10年的女模特儿情人杰奎琳·洛克举行婚礼后的次年,他就画了70幅杰奎琳的肖像,一年后再添加160幅,算是具特色的组画,取名《画家与他的模特儿》,那是1963年的创作。这样的构思题材,他在1928年就以立体主义风格画过。

还有一位出名的画家兼摄影家朵拉·玛尔,她也是毕卡索生命中重要的女人,美丽及才智双拥,在毕卡索的肖像画作上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。
《朵拉·玛尔与猫》,画的就是她,身上趴着一只黑猫,表情充满狡计又不失风趣,在2006年拍卖出9520万美元的价格。《格尔尼卡》,就是一幅朵拉。玛尔参与创作的旷世名作,最后两人还是决裂。

玛丽·德瑞丝是另一位让毕卡素疯狂的女人,毕卡索邂逅她时,她芳龄才得15,她的青春与美丽肉色都是他狂恋的地方,他丝毫不掩藏自己的爱恋,作出狂热的追求,以玛丽·德瑞丝为原形创作了许多大幅肖像,画面上那些气势恢宏的 曲线给人以强烈震撼。毕加索创 作中佳作迭出的一年就是玛丽。德瑞丝的出现。
毕卡索是一个伟大的画家,对西洋艺术创作影响的深远性是无法与他个人行为一起拼谈,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,毁誉褒贬兼而有之。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,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。也正是因此,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。
毕卡索是属世俗的,真实的,立体主义是新观念,让世人看到更具体的视觉感官,活到91岁,还是不停的探索与追求新的创作领域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, 在他伟大的艺术生涯中,有一种超越它所描绘的黑夜与梦魇之外的感觉;在它发出人性的呼唤之外,还有着和谐、秩序与安宁。这就是毕加索给身后的阴暗、悲剧性的遗产。

一个先后经过了蓝色时期、玫瑰时期、立体主义时期……现代派艺术世界当之无愧的佼佼者,为后人留下了五万多件作品,财产达亿万元,他的心灵却在凄凉孤寂中度过,也是令人感叹吧?!
毕加索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?他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,生就的时代是复杂的,思想与性格是复杂的,他的艺术也是复杂的。
美国女作家阿莲娜·S·哈芬顿的《毕加索——创造者与毁灭者》别具一格,不落窠臼,真实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毕加索,彻底改变世人对其人、其生活的看法,使被神化了的毕加索还原为一个真正的毕加索。
该书以独特的见解,剖析具有双重性格并带有悲剧色彩的伟大艺术家,一个创造者与毁灭者,一个20世纪的见证人。从而,由人性、原始本能地塑活了一个天才的艺术家,一个赤裸裸的男人。

他生活豪放不羁,青年时穷困潦倒,成名后拥有家产万贯,却视金钱如土,依然保持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。
他的生命离不开女人,女人又都被他糟蹋与摧毁,不是自杀就是得精神分裂症,他自己的行为表现也是疯狂的。他一生的女人长期与他有关系的包挂两个妻子与5个同居者,她们的形象反映在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。但他又是一个性追猎者,性变态者,性虐待狂。
作为一个创造者,毕加索的形迹伟大而光荣,可作为一个毁灭者,毕加索又是一个悲剧人物。他的妻子杰奎琳、孙子以及他多年的情人玛 丽·德瑞丝相继自杀,他的第一个妻子精神分裂;他的《格尔尼卡》时期的情人,一位卓越的艺术家朵拉·马尔精神崩溃——所有这些只是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受害者,那些受害者都为他的个性所毁灭。正如他给了她们希望,同时又给了她们死亡,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个性。
他是一个天生奇特的叛逆者,他反叛那个衰败的时代、腐败的社会、反叛传统的道德、传统的艺术,反叛父母、反叛朋友、反叛一切, 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、复杂的人。

他一方面创造,一方面毁灭。他完成的作品翔实记载了这个世纪的动荡、灾难、愤怒、迷惘与幻灭,他的一生与这个世纪的命运紧密相联。他从早年的失落、彷徨到晚年精神上的孤独、苦闷,却始终带着这个世纪的色彩。
《为我祝酒吧!》,毕卡索弥留前说的最后一句话,还是充满了豪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