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很多,表示自己交友广阔,真正知心有几人,大概自己心里也有数吧!
以前的人喜欢缔结金兰之谊,像老公的金兰之交就有30余名,每年聚会两次,他也感觉世态炎凉,那些发迹后的兄弟早就一个个不见回来聚会,也有些离开世间的,现在还有十几个一直保持着初心,互相关照,仍然还是有真情真意的一面。
桃源三结义的刘、关、张,那种一世兄弟情,肝胆相照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,非亲非故的结义兄弟,能够发挥那么淋漓尽致的情感与生死相挺,成了千古的佳话。
水浒传的108条好汉的同盟,“血浓于水”的肝胆相照与荣辱共存,作者施耐庵传达的也许是他的政治理念,乱世无
江湖有豪客,人间有正气,水浒传一书的最佳的诠释。
好的朋友有时候确实比远亲还好,能够共生死的大概就是挚交了,这样的朋友一般皆是少之又少,人生得一个,也足矣!
朋友交情贵在诚,真诚的相待,应该也是可以幸运的交到肝胆相照的好朋友。
现在的人交朋友很多皆以“利益”为重,互相利用还好,互相伤害的比比皆是,“狐朋狗友”指的是吃喝玩乐、不务正业的朋友。我常常“揶揄”老公的很多朋友都是“酒肉”之交,他也感触良多,他的人比较正面,基本上,他还是觉得不管如何,没有互相伤害,或背后捅刀,那就是好的朋友。当然,生活之中他也有可以互相照顾饮食起居的朋友,那种可以互相激励,到老了仍然相挺到底,关怀着彼此进展的陈(醇)年至交,是难得!
以前的人以“惺惺相惜”来形容好朋友,这种朋友有气节好品行。可以相知相惜,永远深情不渝。
诗人李白很重视友情,他写过一首诗送别孟浩然,大家都很熟悉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: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李白目送着好朋友乘坐的帆船随着滔滔的江水渐去渐远,他佇立于楼上,久久不忍离去。
还有一首《赠孟浩然》:吾爱孟夫子凤流天下闻
· 紅顏弃軒冕 白首臥松云
醉月頻中圣 迷
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
孟浩然是隐士,离开仕途后,就从此不问国事,以布衣终老,李白向来很欣赏像孟浩然这种品德的人,所以对他也特别的“醉心”,他自己始终也是向往田园生活的人。
李白交友,交的是心,不是贵贱来分别,权贵也好,一般老百姓也罢,,一旦《惺惺相惜》不分彼此。
当年,王昌龄被贬官到扬州的时候,他也挺立相互,还写了一首诗慰藉好朋友。那首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也是很有名。
杨花落尽子规啼,
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我寄愁心与明月,
随风直到夜郎西
人的一生起起落落,过尽千帆的心情,遇到的事情很多,聚散离合,还真的是无法尽如人意。换句话说,人生成败转头空,事实是没有一样事情是可以一辈子过意不去,朋友也然。
我是一个很情长的人,所以特别喜欢李白。
读杜甫写“梦李白”:
死别已吞声,生别常恻恻。
江南瘴疠地,逐客无消息。
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。
恐非平生魂,路远不可测。
魂来枫叶青,魂返关塞黑。
君今在罗网,何以有羽翼。
落月满屋梁,犹疑照颜色。
水深波浪阔,无使皎龙得。
浮云终日行,游子久不至。
三夜频梦君,情亲见君意。
告归常局促,苦道来不易。
江湖多风波,舟楫恐失坠。
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
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
孰云网恢恢,将老身反累。
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。
患难见到真情,这就是朋友的意涵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