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县莺歌陶瓷老街,泛指莺歌的文化路、尖山路与重庆街一带,是莺歌镇陶瓷业最早的聚集点,陶瓷工艺历史已超过200年,是台湾陶瓷重镇,曾经被誉为“台湾景德镇”。
老街是在2000年时规划,把过去陶瓷厂房改成营业商店,也许这也是逼於形势,许多老窯厂都转移投资到大陆后,这里冷清了太多,过去的风光已经好久不在。有一个老陶瓷家的儿子就很感叹这种局面,莺歌过去(70—80年代),满街跑的都是进口宾士车,那个时候台北还无法赶上这种有钱的奢侈与享受。
可见,莺歌陶瓷复盛一时的时候,也造就了很多的富豪。
朋友来访,常常会带他们到此逛逛,顺道买些喜欢的手礼回去。老街也满有特色,尤其橱窗设计,近年来也得要使出“出奇制胜”这一招,才能挽回狂澜,看来竞争性非常强。
这里走一走,不难发现虽然他们卖的物件大部分都与“陶”主题有关,就因为在橱窗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心血,还是有各家不同的特色所在。
这里有陶瓷餐具专卖店、陶艺家展售中心、陶瓷老店的陶艺品、陶艺DIY教室、工厂直营商店、茶馆等等,陈列的商品也是林林总总,包挂仿古瓷、结晶釉、陶瓷茶具、餐具、文趾陶、陶笛、陶玩偶等,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陶艺产品。
事实上,陶瓷老街卖的产品不一定都出自台湾本岛。记得有一年,带一对旅居法国的日本同学夫妇来此,她眼尖,一眼就看到日本制造的餐具在此展售。在异国看到自家出产的陶艺品,她是欣喜若狂,而且物件非常廉宜,一口气买了几十件回去,我看了是目瞪口呆!
老街卖的陶瓷产品有些也来自马来西亚及大陆,当然,以宏观层面来看是有为老陶艺街增添了异国的色彩,这对有“台湾景德镇”之稱号的莺歌,也许也早已认同该换一个稱号更为贴切,毕竟这已经是走向台湾陶艺国际化时代的开始。
5
谢谢青鸥
我想我会喜欢这里。
奇怪的是 自家出产的东西,到了国外怎么会变便宜的呢?
我听我妹说过,看见来新加坡旅行的韩国人狂买翰国货的情景,她也感到莫名其妙。:)
韩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一样,都是民族性色彩很强的。我那个日本同学她人在外国(老公在大使馆服务),一家人的用品都是日本出产的,包挂毛线衣,像另一个中国上海的朋友,她在法国,买的也是大陆制造的产品,品质不很好,但价钱合宜。我比较随遇而安,所以会比较无所谓。
下次来北时,可要你带路指点去看看。
欢迎欢迎,来时不要忘了通知哦!我家离开莺歌很近哩。
5
祝你快康复!